方车:一种基于随机民主的数字公民投票协作系统
(第3版)
作者:1848
电子邮箱:1848@shanchain.com
官网:cubetrain.io
(本方案是第3版,将伴随开发迭代持续完善)
[摘要]本文通过将现有区块链架构和方车">方车的设计进行形式世界观的对比,提出区块链设计应当基于"人的第一性原理",才能"逃逸"出现有区块链实践的"技术黑洞"。初步设计了一个基于"随机民主"的数字公民投票协作系统,该系统致力于通过持续迭代,用于现代人类任何场景下的最优投票实践。
1.简介
在比特币的区块链架构中,由于脚本的非图灵完备,出现了以太坊。在以太坊的迭代中,由于可拓展性受到限制,各类无限可拓展的架构开始出现,"超级节点"作为新的联合垄断形态而存在。这有点像"皇帝的新衣",很多聪明人都清楚,按照目前的技术演化逻辑,区块链很有可能像20年前火爆全球的网格技术一样,最终又一次沦为自上而下的一种"权力的游戏",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结果。但由于大家都身处区块链这个"技术黑洞"中,还没有人真正给出"逃逸"的方法,某种意义上,我们仍处于区块链的"前大爆炸(Pre-Big-Bang)"阶段。
人们必须看到,比特币的实践意味着,现代人类的"可信银行"将是通过在区块链上进行全球大范围分布式协作创造并产生的。比特币之后,更多竞争币、竞争链的出现与实践意味着,不仅仅是"可信银行","可信投票""可信交易""可信存储""可信社交""可信游戏""可信社区""可信组织""可信行业""可信经济""可信虚拟政府""可信数据"等等,都将在区块链上通过全球大范围分布式协作产生。我们很快会发现,各个场景"全球大范围分布式协作"的方式是链上"投票",目的是"可信",原因是"危机"。
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塑造了我们当下的文明结构,本质上就是极端的贫富差距造成的"信任危机",要实现从"危机"到"可信",人类必须学会链上"投票","方车(CubeTrain)"是为了帮助人类在区块链上加快实现任何场景下的最优投票实践。
2.形式世界观
古往今来曰"世",上下四方曰"界"。形式上,区块链的单位"区块"可以看做是二维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左边和右边代表着"世",也就是"时间"——左边代表这个区块内所有交易的第一笔交易的时间,右边代表这个区块内所有交易的最后一笔交易的时间;这个正方形的上边和下边代表着"界",也就是"空间"——上边是区块头(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下边是区块内的最后一笔交易记录。当下所有区块链架构中的单位"区块"形式上都属于这种二维正方形,这种形式世界内部,人从属于时间,体现在不同区块内的不同时间点的交易记录,这种"时间的第一性原理"导致了上面所说的难以"逃逸"的区块链"技术黑洞"。
目前一些项目在探索DAG、侧链、跨链、多链(同构/异构),都是在不同程度解决"时间的第一性原理"带来的技术瓶颈,但没有改变原理本身。要从根本上实现"逃逸",必须突破"时间",聚焦到"人"和"空间",实现"时间的第一性原理"到"人的第一性原理"的转变。
形式上,"方车"已经实现了这种转变。"前大爆炸"阶段可以看做是由79507(43乘以43乘以43)个立方块(Cube)组合在一起的三维立方体,这个立方体表面第一层的1849个(43乘以43)立方块是"车头(Head Cube)",很像"火车头",负责整个系统的算力、存储、通信。"前大爆炸"(Pre-Big-Bang)阶段,每一个"方车头"可以向下垂直延伸出42个"车厢"(Vote Cube),形式上很像火车头后面拉着42节车厢。"前大爆炸"阶段,每个"方车头"和其后的42个"投票车厢"组成了一列垂直的"车"(Train),1849(43乘以43)列"车"组成了"方车"。"方车"内的每列"车",无论是"车头"还是"车厢"都可容纳1848个"方车座位(Cube Seat)",每个座位都与一个以太坊钱包地址对应,也就是某个用户的公钥。"前大爆炸"阶段之后进入"千千世界(Kilo-Kilo-World)"阶段,该阶段中,"车厢"的延伸增加首先是由增量的公钥地址推动实现的,而不是时间。
因此,从形式世界观来看,"方车"实现了区块链从"时间的第一性原理"到"人的第一性原理"的转变。
3."前大爆炸"基于"随机民主"的智能合约
"方车"的主网计划2019年8月发布,在这之前是"前大爆炸"阶段,在这之后是"千千世界"阶段。"前大爆炸"阶段需要通过在全球发动"占座"运动,最大化把"懂方车、用方车、爱方车"的社群聚集组织起来,并发展壮大。"占座"运动通过两个智能合约实现,"随机司机"智能合约已经通过内测,即将于2018年8月16日全球发布;"围棋广告"智能合约将在"前大爆炸"阶段所有1849位"司机"产生后触发启动执行。
3.1 "随机司机"智能合约
"随机司机"的智能合约内置SEAT这种ERC-20代币,数量有18.48亿个。用户登录cubetrain.io可以看到选择买多少个SEAT,一个SEAT可以占一个座位,每个座位需要消耗0.01ETH转到合约地址(SEAT用于投票时的单位是币数乘以天数),每次最少占一个座、最多占1847个座,每次占座都可以附带留言存进区块,允许一个地址在不同列的方车的不同车厢里占据多个座位。
理论上,当每一个座位对应的地址都不同时,整个"方车"最多可以容纳146,928,936个不同的以太坊钱包地址。随机司机抽取的方法:当一列车厢开始售票时,智能合约就会在1-1848中产生一个随机数,把它作为中奖司机的座位号;当该车厢有乘客开始购票占座时,智能合约便会自动按照1-1848的自然顺位给他分配座位号,并比对分配到的所有座位号中是否有已经产生的随机数,如果有,则该地址成为该列车的司机(方车从第二层到第四十三层的每节车厢的"随机司机"称为"随机副驾"),如果没有,则该地址成为该列车该节车厢的原住民。
"随机司机"可以获得924个SEAT的"司机津贴"。"司机津贴"主要用于"方车计划"后续"随机司机"分工、协作、投票时拆分成特定数量使用。因此,通过"随机司机"的随机产生,"方车"诞生了由"随机司机"组成的"创世开发者"。
方车的第一层由1849列方车的车头按照43*43的排列组成,方车的第二层是1850-3698号"车厢",每个车厢也是1848个座位;第三层是3699-5547号"车厢",……依此类推,直到方车的第43层。第二层的"随机副驾"每次产生都可以获得462个SEAT的"副驾津贴";第三层"随机副驾"每次产生都可以获得231个SEAT的"副驾津贴";从第四层开始到第四十三层,"随机副驾"每次产生都可以获得100个SEAT的"副驾津贴"。
3.2 "围棋广告"智能合约
在第1849位"随机司机"产生后,用户在cubetrain.io可以看到一个先后依次用红棋子和黄棋子布满了43乘以43格子的围棋盘,这个围棋盘其实是由"方车"的第一层的1849个"车头"排列组成,因此我们称之为"方车围棋(CubeTrain Go)"。由于方车围棋内入驻了成百上千万的精准数字货币用户,对任何一个有一定资金的区块链项目方来说,都是十分诱人无法抗拒的市场营销载体,这非常类似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外的大屏幕广告。因此,"方车计划"在"前大爆炸"阶段,通过智能合约,选择数字货币广告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应用场景。每日分时段竞拍广告,广告收益由方车的"司机"(18%)"车头原住民"(30%)"副驾"(10%)"车厢原住民"(42%)按照比例分享。这种"围棋广告"在"前大爆炸"阶段的呈现形式非常简洁,就是诸如"BTC""ETH"这样由2-4个字幕组成的项目Token简写,点击页面跳转到该项目的官网。
4."千千世界"基于"随机民主"的数字公民投票协作系统
方车在前大爆炸两个智能合约的应用特点:聚焦投票而不仅仅是交易;接受多种主流币种占座;通过每0.01个ETH换1个SEAT占一个座的方式完全随机产生社区治理委员(司机)、候补委员(副驾)和社员(原住民),占座多只享有分红权,并无更大的投票控制权;占座成本低、对外开放的场景敞口广(第一个是广告)、用户总数和黏性指数增长;由占座抽奖的游戏形式描述合约有利于早期吸聚用户;所占座位在项目第二阶段可关联并协调算力、存储、信息、数据等外部资源,具有很大价值增值空间和想象;内置C2C去中心交易功能,SEAT无需上交易所可"自产自销"内循环。
方车在第二阶段主网上线后进入"千千世界",该底层公链的技术特点:动态随机主链、可跃迁区块(五维区块链)、团簇混构多链、增加跨链协作层、下沉投票应用嵌入底层分片寻址协议、零知识投票证明以及硬件上"方车DNA计算机"的研发。
4.1 有限无界
关于时空的"有限无界",爱因斯坦已经在广义相对论中有充分论证,方车的"有限"主要体现在某一次投票应用中的投票地址是有限的,因而一定会有一个特定场景下的最优解;"无界"主要体现在方车立方体的三边,理论上是可随着座位数的增长无限拓展从而是没有边界的,这里的"界"还包括从"人界地址"到"物界地址"的拓展。
4.2 分维分形分布式
区块链都是分布式账本,都具有"分布式"的属性,但未必具有"分维"和"分形"的属性。在"方车"中,"分维"体现在"前大爆炸"阶段方车及其车头、车厢的三维属性,以及"千千世界"阶段实现原子钟设计后的四维属性,还有融合IPFS和DAG实践后的高维属性。"分形"属于非线性科学,在"方车"中主要体现在协作系统中对分片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不同维度的拓扑结构中具有自相似性。
4.3 原子钟
方车中不同列"车"之间,不同"车"的"车头"或"车厢"之间通过方车桥(CubeTrain Bridge)链接。在这样一种"图链"结构中,现有单链中的时间戳服务器已经无法满足同步成链的需求,我们借鉴了在卫星导航领域比较成熟的原子钟架构。可以实现方车中不同尺度之间的时间同步,提升高阶区块链的"时间"安全、精准和效率。
4.4 协作系统
方车的底层主要体现在计算协作和存储协作,其应用层主要体现在投票协作和交易协作。
计算协作借鉴了网格技术的实践经验,存储协作吸收了IPFS的积极探索,投票协作主要是在人类已有投票历史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适用于不同行业场景的最优投票范式,交易协作是在方车内直接嵌入基于"人的第一次原理"的真正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统。
5.结论
本文通过将现有区块链架构和方车的设计进行形式世界观的对比,提出区块链设计应当基于"人的第一性原理",才能"逃逸"出现有区块链实践的"技术黑洞"。初步设计了一个基于"随机民主"的数字公民投票协作系统,该系统致力于通过持续迭代,用于现代人类任何场景下的最优投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