颏部自体块状骨移植联合GBR种植修复下前牙
由于下颌前牙区骨质的特点,牙槽骨本身颊舌向较窄及缺牙后牙槽骨的吸收,临床上常面临种植所需骨量不足的问题。目前可用于矫正牙槽骨缺损的技术有多种,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术前做好完整的评估及治疗设计,选择合适的骨增量技术,以期采用最优化的治疗程序获得最满意的治疗效果。
一位23岁男性患者,下颌前牙缺失1个月后就诊,初步进行口腔卫生检查良好,下颌右侧中切牙缺失,缺牙区牙龈愈合良好,足量角化龈覆盖,牙槽骨唇侧丰满度不足。经CBCT检查显示:下颌右侧中切牙牙槽嵴顶呈薄刃状,颊舌向骨宽度严重不足;缺牙区近远中向宽度约8mm。

诊断结果:下颌右侧中切牙缺失。
治疗方案:颏部自体块状骨移植联合GBR二期种植修复下前牙

治疗过程:
1、骨增量术:术前设计根据CBCT及患者口内情况设计取骨区域及范围。避开下颌舌侧孔、下颌切牙管,上缘应至少在前牙根尖下方5mm,下缘位于下颌骨下缘5mm以上。同时手术避免颏部外形改变。手术操作于下颌右侧中切牙牙槽嵴顶偏舌侧、下颌右侧尖牙近中、下颌左侧中切牙近中做梯形切口,翻瓣。缺牙区牙槽嵴严重水平向吸收,牙槽嵴顶唇侧缺骨,舌侧骨质菲薄;骨缺损稍凹陷,面积大小约4.5mm×7.5mm。于受骨区根方使用超声骨刀取大小约4mm×7mm×2mm的块状骨。球钻于受骨区钻孔数个,修整骨块锐利边缘将其植于缺骨区并用小钛钉固定。吸收性明胶海绵充填供骨区。术后拍摄CBCT,牙槽骨颊舌向宽度至少6~8mm,比术前增宽约6mm。
2、种植体植入术(骨增量术后5个月):术前检查口内情况显示牙槽骨丰满度及牙龈形态恢复良好。CBCT示供骨及受骨区新成骨良好。种植体植入术旋出黏膜下钛钉。于缺牙区牙槽嵴顶做横形切口,剥离黏骨膜瓣,显露术野,见术区骨质与量均可。植入Osstem GS(3.5mm×10mm)种植体1颗。
3、种植后修复:种植体植入术后3.5个月复诊。口内检查示牙槽骨丰满度及牙龈形态良好。CBCT示种植体于牙槽骨内位置适中且周围骨结合良好。行种植二期手术,并于3周后取模、2周后戴牙。

植骨后5个月受骨区颊舌向宽度明显增加,骨高度得以保持;术区新生骨密度良好,供骨区骨愈合也基本完成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并发症。种植体植入时初始稳定性好,植入后3.5个月骨结合良好,牙龈形态恢复亦可。戴牙后患者对修复效果非常满意。
如果有牙齿方面的问题,欢迎关注【北京京一中医医院】咨询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