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那个被踢出局的创始人,71岁一无所有
转载自:创业智库(ID:cyzk88)
这一年来,特斯拉麻烦不断,从高管离职、多起车祸到电话会风波。
前段时间,更传出马斯克被股东“逼宫”,多家机构建议撤掉马斯克董事会职务,仅保留CEO一职的消息。
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33年前苹果教父乔布斯曾被赶出苹果公司;2年前万科董事长王石眼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被“野蛮人”夺走。
创始人被踢出局,成了商业世界里的权力游戏。
01 从一手创办到一无所有
1.被宣告离开
商业最残忍的地方在于,你刚上赛道就已经被宣告结束,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作为新浪网的创始人,王志东曾领导新浪网成为全球最大中文门户并于2000年在NASDAQ成功上市。
他甚至被称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十位最有影响力企业领袖之首。
但在巅峰之时,却不得不选择离开新浪。

1998年起,王志东开始担任新浪网CEO。2001年6月,段永基等新浪5名董事在董事会上突然对王志东宣布免除其在新浪的一切职务,原因在于王志东坚持认为拯救门户网站的出路是广告,但当年新浪网广告收入增长缓慢,同时他坚决反对持有4亿美元现钞的中华网与新浪网的合并计划。
结果,在没有得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他被董事会宣告要更换公司CEO,并且没有给他任何讨论和解释的机会。
最后,无论王志东如何争取,只能被迫离开,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产业被别人夺走。
2.股权过度稀释,最后死在资本手上
企业离不开资本的助力,但也是把双刃剑,从最初走到一起时的“你侬我侬”到最后创始人被踢出局。公司很多决策都囿于资本的插足。
说到乐百氏,大家也许不会陌生,但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品牌却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了。
最痛心的莫过于它的创始人何伯权。1989 年,何伯权与4个年轻人组建中山乐百氏保健品有限公司,短短8年,何伯权让乐百氏的销售额由1989年的几百万元上升到1997年的15亿元,连续5年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然而,在乐百氏巅峰之时,何伯权却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也让他后悔终生。
2000年,他将92%的股份卖给法国达能。过度的股权稀释,导致他的话语权越来越弱。
2001年11月30日,何伯权向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宣布他和杨杰强、王广、李宝磊、彭艳芬等五位创业者集体辞职的消息。
原因是达能不想做大乐百氏,甚至想将其雪藏起来,为此何伯权与控股方发生了严重分歧。
分歧的最后结果是何伯权被踢出局。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最让人唏嘘的是,南玻创始人曾南,辛苦拼到71岁,最后被人踢出公司。
2016年11月15日,曾南在愤懑中告别了他用大半生心血培育出的好“孩子”——中国玻璃和太阳能行业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标杆企业——南玻集团。
除了一纸辞职的报告,没有欢送,没有感谢,有的只是与打上门的“宝能系”之间的事事非非。

2014年12月,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持续买入南玻股票,最后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这也直接导致曾南失去了主导权,最后宝能系步步为营,彻底接管南玻。
71岁的老人家,辛辛苦苦拼搏了几十年,最后却没能守住产业,落得一无所有。
在告别之前,尚在病中休假的曾南说道:“我退了(董事长)以后,永远不会再给什么人打工了,多高的职务也不干,我该休息了。”
3. 对赌协议失败
10年前俏江南创始人张兰,告别了她一手养大的“孩子”。
由于与资本对赌协议,没有实现承诺。最后张兰不得不被逼退出董事会,离开俏江南。
这位创始人,曾经靠着在加拿大餐馆每天16个小时的辛苦打工攒下了2万美元的原始资金。回国后,开始做起了餐饮。

从阿兰餐厅到投资3亿,一把椅子都要18万元的兰会所,7年间,俏江南打上了中高端餐饮的烙印,在全国开出数十家分店。
在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非常好的情况下,引入资本,最后因为没在约定时间实现上市的诺言,被股东踢出局。如今只能黯然神伤,在家帮忙带孙子。
从一手创办到一无所有,这些创始人经历了一段难熬的岁月。
三次被逼出局的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曾经成为业内笑谈,他的一句话也道出不少创始人的无奈:“大家已经上了船,何况我还是一个创始人,如果我不想下这个船,谁也赶不走我。”
02 失去了股权就失去了一切
商战不断,当市场容不下你的时候,合并成了无奈之下的选择,创始人要么忍辱负重,要么选择离开。
2015年,曾经轰动一时的滴滴快的合并事件,让吕传伟陷入了无尽的焦虑之中。
尽管合并后对外宣称将实行双CEO制度,快的打车CEO吕传伟继续留任董事会并担当其他职务。但我们看到的是,新公司所有的对外基本都是由滴滴打车CEO程维和总裁柳青领导。
吕传伟几乎未曾露面。
所谓双CEO制、独立运作,也只不过是一个堵住悠悠之口的谎言。
资本血拼,创业公司跑马圈地,拼到最后还是被资本吞并。

在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的时候,大众点评CEO张涛据理力争,他想守住这份辛苦打拼下的基业。
合并之初,新公司也是实施联席CEO制度,2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运营。
结果仅仅过了一个月,王兴发出内部信,确认张涛退出新公司CEO,只担任董事长。即使看上去更高端,但如果不参与企业管理,就意味着被清出局。
随后,张涛与同事抱头痛哭的照片被疯传,也证实了他离职的消息。
在大势面前,你根本没法改变局面,尽管各种不愿意。
创始人在这一刻,什么都不是。
引资入股后,企业做的所有决策都需要获得股东的同意。当你的满腔热血得不到回应甚至遭到反对的时候,接下来走的每一步都极其艰难。
GigaOm创始人感慨,“商业,就像人生,不可能和电影一样,不可能每个人都得到童话般的结局。”
一边市场需要烧钱补贴,一边员工这个月的工资需要发,当你无比焦虑的时候耳边又回荡起股东说的那句话:“这个季度又亏损了,再这么亏下去我们只能把你请走了。”
你生气又无奈,心想:“为公司付出了那么多,最后却一句话被否定,凭什么?”
当你的股权被稀释、当你对公司失去控制权的时候,你根本没法改变这种状态,只能在深夜里暗自捶胸叹气。
03 创业想成功你必须了解这3点
创始人要谨慎“合同条款”
在很多创始人被逼走的案例中,资本方其实并未违反规则,而只是利用了创始人不熟悉的合同条款中的漏洞。
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投资条款中都有“对赌协议”,当年俏江南在拿到鼎晖2亿元投资时,也有这样的对赌:如果俏江南无法在2012年年底前上市,鼎晖有权退出投资,并要求俏江南的原股东高溢价回购鼎晖的股权。
在签订“对赌协议”前,创始人要清楚意识到条款中隐藏的条件,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不能贪大求全,为了发展,不管什么条件、甚至是不知道是什么条件,只想着先把钱拿过来,最后只会埋下祸根。

引入资本要谨慎
“雷士所有这些麻烦都是吸引外部资本引起的。奉劝创业者,当你需要引进资金的时候要慎重。我当时就是太草率了,资金有困难时认为资金来了就行了,没有考虑清楚。”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说道。
有行内人士分析,“那些引起纷争的项目大部分融资都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在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融资,投资方的条件会相对苛刻,甚至是“乘人之危”,这就为后面的争斗埋下种子。因此,创始人如果希望能持续地对公司决策保持影响力,在融资的时候就一定要谨慎,千万不可为了短期利益而轻易出让控股权。
创始人始终要牢牢掌握企业控制权
其实,创始人对于公司的控制,有很多种方法:
比如在股权上做到绝对控制,占股三分之二以上。因为《公司法》规定,公司重大事项,比如涉及修改公司章程、公司合并、分类、解散等,这些重要情况必须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股东同意,这叫绝对控制。
比如把所有权、投票权和分红权各自分离开来。比如京东和小米,刘强东和雷军都是通过获得高于自身持股比例的表决权,在融资过程中始终保证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
创业,如果不掌握一点股权知识,下一分钟可能就是被踢出局的那个人。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为所有正在创业、想创业的人邀请到了有15年公司法经验的范苏白律师,一起打磨了这样一个股权课程。
仅需59元,你就能通过10节课掌握对一家企业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股权设计、股权融资、股权激励,帮助你挖掘企业价值、激励人才、管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