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高新技术开发区(新一线抢人高地) | 园区政策
园区概况
1.总体介绍
南京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长三角及华东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地处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濒江近海,是中国东部战区司令部驻地,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重要节点城市。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区位优势
南京是国家东部地区铁路交通枢纽中心,重要枢纽,连接华北、华东和华中铁路交通,是国家四纵四横铁路格局中南北、东西干线的重要交汇点,是连接华北、华东和华中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国家东部地区铁路交通枢纽中心。
江宁高新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坐拥方山,北望东山,西连秦淮河,东接青龙山,南京地铁1号线、南京绕城高速公路、104国道、宁杭高速、宁杭高铁等穿境而过。

3.资质荣誉
园区先后获批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拥有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火炬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先进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品牌。
产业特色
1.一区九园
江宁高新区包含江宁高新园、滨江开发区、未来科技城三大片区,2017年挂牌成立。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设立包括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园、南京生命科技小镇、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未来科技城核心区等在内的9个子园,总面积28.94平方公里,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2.两大产业
围绕生物医药、高端智能智造两大主导产业,高新区现已入驻企业150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14家,科技企业958家,集聚了南高齿、南汽、蒂森克虏伯、恒瑞医疗、康宝莱、正大天晴等总部企业,培育和扶持了奥赛康药业、中材科技等一批龙头高新技术企业,已签约蓝诺创新研究院、物联网智能家居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拥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3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家,省级众创空间10家。
拥有“两院”院士14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6名、“万人计划”人才10名,累计引进培育各级各类科技创新人才300余人。

3.创新体系
江宁高新园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控制、高端智造等新兴产业为主导,致力于为入孵企业提供各类创业服务,努力打造并逐步形成公司和社会相结合的科技人才服务网络,形成包括生产、技术、市场、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咨询,以及人才培训、科研支持、信息交流、融资担保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同时,借助园区高校各学科、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技术、产品、人才,构建创新创业平台,提升高校教授、学生创业成功率,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中心专业孵化区面积2万余平米,按照企业孵化器的功能要求进行规划配套,具有各种不同面积的孵化单元可供自由分割,每单元内均有通讯、网络接口,安装到位。科技型企业入驻基地可获得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无后顾之忧。
综合服务区设有一站式服务窗口、公共交流区、会议室等配套齐全的商务设施,按照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原则,为进驻企业提供商务、资金、信息、咨询、市场、培训、技术开发与交流等多方面的服务,创造良好的企业孵化环境和服务区。目前,已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100余家,主要生物医药、软件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政策环境
【企业篇】
1.企业研发投入政策
(1)建立企业研发机构绩效考核制度
(2)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
(3)简化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申报手续
(4)国有企业科技研发投入、收购创新资源支出、创新转型项目培育期三年内亏损等视同考核利润,允许高层次人才薪酬、创新奖励、中长期激励在工资总额外单例。
(5)鼓励企业收购或投资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
(6)设立市级企业青年工程师科研基金,重点支持企业青年工程师瞄准行业和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发。
2.创新平台建设政策
(1)支持企业牵头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对新型研发机构按绩效择优给予每家每年最高500万元奖励,并享受相关土地政策支持。
(2)支持高新园区和符合本市主导产业方向的企业建设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按国家或省拨经费给予1:1共同支持。
(3)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市级以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根据运行绩效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4)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给予200万元奖励。
(5)设立博士和博士后科技创新创业基金,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省级博站和市级“准博站”。
3.技术创新项目有关政策
(1)对标志性重大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行业国际国内标准制定、重大兼并重组、重大商业模式创新等按“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
(2)支持在宁企业参与或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按照实际到账国拨经费给予1:1支持。
(3)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和民生科技,设立市级重大科技专项。
(4)支持创新产品首购首用首保。
(5)建立国际技术转移专项基金,支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和项目。
【人才篇】
1.科技顶尖专家
(1)诺奖得主、国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来宁落地实施重大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入选科技顶尖专家A类计划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
(2)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双创团队”企业人才项目,以及相当层次的人才,入选科技顶尖专家B类计划的,最高给予500万元。
(3)对本市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相关专家团队入选江苏省“顶尖人才顶级支持计划”的,按省拨经费1:1的比例,给予引才单位最高1亿元配套资助。
(4)对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具有关键性支持作用的顶尖人才(团队),经举荐认定,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资助额度上不封顶。
2.高层次人才
(1)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入选“创业南京”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的,给予最高五年、贷款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贷款贴息,及众创空间场租减免、研发机构认定、科技成果转化补贴等政策。
(2)领军型人才入选“创业南京”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可享受50-150万元启动资金、三年免租100平创业场所,100平人才公寓等初创期扶持。
(3)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人才,技术经理人、人才经纪人、天使投资人,年薪收入50万元以上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50万元以上的科研人员,根据其对本市经济贡献都可享受相应奖励。
(4)引进30名急需紧缺外国专家,按每人每年最高60万元给予用人单位补贴;引进40个外国专家领衔的高端创新团队,给予用人单位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挂牌建设50个支持柔性引才的海外专家工作室,给予30万元开办经费,柔性引进的海外专家,可获得每人每年最高10万元生活津贴。
3.创业人才
(1)外地高校应届毕业生来宁求职面试的,可以一次性领取1000元面试补贴,见习实训的还可享受3-6个月的生活补贴。
(2)毕业2年内在我市就业或创业,可以按照博士每人每月1000元,硕士800元,学士(含高级工)600元领取最高3年租房补贴。
(3)在宁首次创业的,给予2000元开业补贴、4000元创业成功奖励,入选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优秀项目,可享受最高50万元资助。
(4)进入我市企业博站并全职在站的博士后,享受最长两年、每年5万元生活补贴。
前景展望
1.创新生态培训行动
(1)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江宁高新区科创中心,建设含“一平台四中心一法庭”在内的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2)创新服务品牌培育工程
举办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化合作峰会、国际基因工程竞赛中国区大会等国际性品牌活动。
(3)科技金融服务提升工程
新增上市企业4家,累计突破20家,加快打造资本市场“江宁高新”版块。

2.校地校企融合行动
成立江宁大学城高校-企业创新联盟,建立高校科技处长联席会议制度、高校技术成果发布制度,搭建大学城技术交易市场,助推高校技术成果在园区企业快速落地转化。重点推进中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建设大学科技园或研究院,加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放大南京生命科学产业联盟、中国未来网络产业创新联盟等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作用。积极打造融合共享大学城,推动江宁大学城区域WIFI全覆盖,搭建云存储中心,打造共享技术服务资源网,建设智会大学城“一卡通”,实现高校科研设备、研发平台、展览馆、博物馆的共享。与高校、企业一道,围绕大科学装置、高精尖前沿科学,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技术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集聚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科技型企业。
3.产业集群建设行动
江宁高新区加快培育标志性特色产业,充分用活各类资本,以龙头企业带动龙形产业发展,打造上下相连、左右相关的全新产业生态圈,实现高端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打造项目“高产田”,实现内涵式发展。以企业满意度出发,着力提升园区综合服务水平,积极实施并联审批及代办服务,当好企业服务“店小二”,实施“定人定企”一对一、全时段、全流程服务保障。加快“种树苗”,建设1平方公里企业加速园,加大瞪羚、独角兽培育力度,建立“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库,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实施专一化发展战略,力争集聚科技企业超900家,高新技术产业值达330亿元。

4.产城融合提升行动
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要求,启动公租房建设,加快棚户区改造,重点推进高家边、横岭三期建设和解溪片区改造,着力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提升宜居宜业水平。加快完善现代服务综合配套,提升城市品质功能。重点推荐优质学校的分校建设,新建方山健康体育公园,打造集星级酒店、高端写字楼等功能性于一体的商贸中心。科学完善园区交通路网,续建宁杭高速淳化互通,实施诚信大道快速化改造,加快城市堵点道路建设,全面推进竹山路地铁换乘中心建设等。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关注泰智会产业加速器,我们持续为您推介产业园区,欢迎咨询联系。
联系人:郭老师 15201226193 赵老师 1391058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