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wabc.cc 官方网站!

被三巨头联合围剿?今日头条“怼天怼地”背后的真相其实是这样

来源:新闻资讯 / 时间:2025-11-09



这几天,北京市海淀人民法院恐怕有些忙碌,因为有一个熟悉的名字反复地进入他们的视线:今日头条。


5月17日,海淀法院发布立案消息,称今日头条旗下的“抖音“起诉微信公众号“快微课”,同时追究腾讯审查责任,并索赔100万元。起诉的原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快微课”于2018年4月2日发布的《抖音,请放过孩子》一文。


有媒体已经将这一起诉讼看作是“今日头条系“对”腾讯系“的全面开战。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恐怕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就在前一天的5月16日,今日头条还将百度诉至法院,起诉的理由是百度旗下“好看视频”APP擅自使用今日头条享有完整著作权的视频节目《一郭汇》。因此,今日头条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将百度诉至法院,要求判令百度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的合理支出8万元。



接连两天把BAT中的两大巨头都告上了法院,看来今日头条真的是谁也不怵?恐怕你没想到的是,这还不是今日头条这几天在法院活动记录的全部。


时间倒推两天,就在5月14日,又是海淀法院,发布声明称“因认为刘某在知乎上发布的文章《今日头条与木马》恶意诋毁抹黑其网站,今日头条以侵害名誉权纠纷为由将刘某、知乎诉至法院,索赔100万。“


今日头条认为,知乎上的内容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刘某通过虚假的技术演示,恶意诋毁抹黑今日头条,直接贬损其提供的今日头条客户端为“木马”,给其造成极大负面影响,致使其名誉贬损,社会评价降低。知乎与刘某共同实施了上述侵权行为,应与刘某共同承担侵权责任。


在过去短短的五天中,今日头条接连三次将知乎,百度,腾讯一并告上法庭,这样超高频率的起诉恐怕已经创下了新中国有史以来TMT企业起诉频率之最。截至目前,海淀法院对于这三起诉状的公开声明都是:“正在审理调查中。“


在这样“疯狂“起诉的背后,今日头条究竟是出于怎样的“怨念”而展开这样”怼天怼地怼人“的模式呢?难道流量媒体的竞争真是到了如此白热化的阶段,因此大家都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纠纷,侵权或者互相诉讼吗?




高频次诉讼背后的关键词:版权与抹黑


其实这样五天之内三次状告的案例完全有其背后的原因,仔细分析起来,让今日头条不惜“疯狂“地针对其他各大企业进行互搏公堂,一定是在某些关键点上出了问题。


首要的问题就是“抹黑“这个因素。对于今日头条来说,品牌的声誉在今年已经严重受损,恐怕再也经不起新的打击。


状告腾讯的原因就是如此。《抖音,请放过孩子》这篇文章引用了大量由用户拍摄的“含有危险动作”的孩子以及家长与孩子互动的视频,其中将明显带有多重视频平台水印的视频认定为是来源于抖音,并配上“孩子一直在挣扎,一直在哭闹”、“严重外伤”、“玩儿上命”、“拿孩子的命开玩笑”等各类文字。


今日头条认定这些文字“虚构事实、混淆视听”,其背后动机是要误导证明抖音短视频“坑害孩子、不利于孩子成长”。


无独有偶,起诉知乎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因为知乎上的人声称今日头条客户端是木马,所以今日头条也一定要“挣回这个面子”,告对方损害名誉。


其实今日头条对于“名誉”和“形象”的日渐重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众所周知,内涵段子的关闭将今日头条放到了风口浪尖上。


4月10日下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宣布,今日头条旗下“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和相关公众号因存在导向不正、格调低俗等突出问题被广电总局永久关停。今日头条还被要求举一反三,全面清理类似视听节目产品。后来今日头条的张一鸣亲自出来书面道歉悔改,才将这样的风波暂时划上了句号。


对于今日头条来说,恐怕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任何可能会引起大范围反弹的负面新闻都成了头条最忌惮的事件。


曾经的今日头条似乎谁都不怕,频频惹是生非、触犯红线,并一向不惧BAT围剿和监管部门的封禁,但是经过内涵段子事件之后,今日头条或许已经意识到了舆论和监管带来的严重影响。



尤其是抖音这次起诉腾讯,显然是对于这种负面新闻的强烈反弹;毕竟在“内涵段子“关闭之后,近一个多月以来对于抖音的非议和负面新闻也是甚嚣尘上。就在内涵段子关闭后不久,抖音就对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期间直播功能与评论功能暂时停止使用,同时也开始采取了”反沉迷“机制来控制用户的使用时间。


据资料显示,抖音3月份就已经累计清理27231条视频,永久封禁15234个账号,但是内涵段子关闭后,情况变得越来越棘手。大量的“段友”涌入抖音,对抖音形成了相当的冲击。 “内涵已挂,抖音称王”、“生而为头条导流,死而为抖音挡刀”等说法也在网上逐渐流传开来。


“抖音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内涵段子?”外界已经对于抖音的未来产生了怀疑。


如果说名誉和品牌是今日头条进入2018年以来最大的难题,那么另外一个难题恐怕就是一直以来都在困扰他们的关键要素:版权以及相关的侵权


本来今日头条,或者知乎,微信等平台上大批量账号都存在非法内容转载,使用或者盗版的情况,对于这块的保护本来就是难上难。而今日头条上视频内容的崛起,逐渐取代图文成为新的流量来源,更是制造了更多的麻烦:视频内容很多是对有版权归属的视频的二次加工,侵权的可能就更加多发。


随着今日头条上UGC内容越来越多,火山、抖音、悟空问答等今日头条UGC类的重点产品无论是维护自己的版权还是防止他人侵犯自己版权都变成了棘手的课题。



对于今日头条来说,不仅要解决平台上内容的侵权问题,还要解决别的平台对自己平台UGC内容的侵权问题。这一次起诉百度旗下好看视频APP非法使用《一郭汇》就是维护自己版权的一例。


当然,现实情况是,今日头条起诉他人的次数很多,别人起诉今日头条的例子同样屡见不鲜,多数情况下也是为了这“版权“二字。从2017年至今,包括腾讯,搜狐,新京报,凤凰新闻在内的各大门户网站和媒体几乎也都不止一次起诉过今日头条,多数都是为了所谓”内容侵权“的纠纷。


被称为“新闻的搬运工”的今日头条一直以来的做法是从不同平台抓取内容呈现给用户,内容低俗、标题党、广告杂乱多的现象在今日头条上一直被外界诟病,因此引起的“被起诉“时有发生,几近家常便饭。


从这个意义来说,因为版权而引起的诉讼,恐怕包括今日头条在内,都是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局面,你告我,我告你的局面已经渐渐成为常态。




在多个领域与互联网前辈大佬进入“全面对抗”阶段


两个月前,媒体曝出消息,今日头条已经在筹备“长视频“内容的开发,今后可能将出品网剧和网大。作为很早就提出“all in 短视频”口号的头条来说,将来可能还会开启和”优爱腾“之间的直接竞争。



这从某种程度来说只是今日头条在流量争夺战中与其他大佬们摩擦冲突的一个侧面而已。


从2016年开始,今日头条从一个新兴的互联网公司逐渐成为了在自家主战场和巨头“对干“的新锐。在巨头们意识到内容分发可以成为流量入口后,纷纷加入了这场大战,百度开始重提内容分发上线Feed信息流,阿里则将旗下的UC浏览器直接变成了UC头条,至于腾讯则借助天天快报和腾讯新闻两大客户端直接进行对标。


今日头条成功引起了BAT三大巨头的注意,并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被三巨头联合围剿的公司。


要和BAT斗,拼的就是财力,于是今日头条在2017年开始D轮10亿美元融资。匪夷所思的是,在C轮融资中作为重要股东的新浪,却在D轮中退出。新浪退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今日头条与微博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直接竞争。在同一轮中,360也退出了股东的行列。


微博不仅暂停了今日头条的全部接口与其他合作,更是在最近直接封杀了抖音,这与腾讯在屏蔽抖音的做法如出一辙。对于今日头条来说,越来越多的巨头正在成为“绞杀自己”竞争对手。



令人诧异的是,今日头条也似乎无惧对手,不仅在自己的主战场不停地积蓄力量四处出击,更是在其他领域开发新的战斗前沿。除了前面提到的长视频领域,包括短视频,直播,购物,音乐等,今日头条已经从最早的内容分发平台逐步拓展成为了一个泛娱乐的全媒体平台。


收购Musical.ly, 收购Faceu, 收购Flipagram……今日头条不惜远渡重洋,打开北美市场,并且巨资收购大量泛娱乐APP来打造自己的矩阵。对于头条来说,战线是越拉越长,竞争的对手也是越来越多,就连自己曾经的投资者都会清盘退出并且直接拉开架势对战:恐怕今日头条“怼天怼地怼人“的属性已经昭然若揭。


从最近各种迹象来看,今日头条似乎并没有害怕的意思。接连提告腾讯,百度,知乎,大家在各条战线上显然已经进入了“短兵相接,刺刀见红的肉搏阶段”。



现在的今日头条谁都不怕,

就怕“监管“二字


今日头条貌似谁都不怕,但是恐怕头上还是悬着的一把利剑却能随时“要了它的命“:监管


今年4月内涵段子的永久关闭恐怕只是一个蓄积已久的爆发,今日头条其实一直处于监管的风口浪尖。


“今日头条APP因发布多条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医疗广告,被工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相关广告”,“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曝光今日头条发布虚假广告,利用智能‘二跳’逃过监管,在二三线城市发布大量违反《广告法》规定的产品广告”,“网信办就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约谈今日头条,责令整改,”…….




从2016年至今三年左右,今日头条与“整改“”勒令“等相关字眼产生交集的事件据初步统计已经达到了两位数以上,可谓是监管的“重灾区”之一。罚款,整顿,停改,甚至是封号,从市场下架等处罚简直成了家常便饭。


在内涵段子事件后,今日头条不得不把“导向正确“作为了企业的头等大事。5月16日传出消息,近日在今日头条App更新的新版本中,其slogan已经由此前的“你关心的,才是头条”改为“信息创造价值”。


今日头条方面对此表示,今日头条致力于连接人与信息,在促进信息的高效、精准传播中,“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是我们提出‘信息创造价值’的原因所在。


今日头条作为信息分发平台,将一如既往致力于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连接人与信息来创造新的价值。”上月,今日头条刚刚将公司的品牌在整体名称更新为“字节跳动”,而旗下App抖音也在3月将slogan更换为“记录美好生活”。



这恐怕是今日头条痛定思痛之后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毕竟,和腾讯,百度,知乎的官司输赢事小,如果再面临一次比之内涵段子更大的严重事故,恐怕到时候的后果就将是无法承受之重。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