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艾灸贴:雀啄灸是什么?
雀啄灸法也是近代针灸学家总结出来的一种艾条悬灸法。是指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再将此部位作为一个中心,就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进行施灸。
这种方式热感比其他悬灸法强,所以多用于急症和较顽固的病证。
雀啄灸法的操作方法:
取清艾条或药艾条一支,将艾条燃着端对准所选穴位,采用类似麻雀啄食般的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手法施灸,给以较强烈的温热刺激。
一般每次灸治5~10min左右。亦有以艾条靠近穴区灸至患者感到灼烫提起为一壮,如此反复操作,每次灸3~7壮。
雀啄灸法可以治疗哪些症状:
主要用于感冒、急性疼痛、高血压病、慢性泄泻、网球肘、灰指甲、疖肿、脱肛、炎、晕厥急救以及某些小儿急慢性病证等的治疗。
雀啄灸法具体操作方式:
预防感冒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
治法:每次取1~2穴,交替使用,双侧同选。采用艾条雀啄灸法方法为将艾条由距皮肤2.5cm处逐渐及近,至患者觉灼痛为一壮,每次约灸10壮,每周1次,不计疗程。
泄泻
取穴:主穴:肾俞、脾俞。配穴:足三里、三阴交、天枢。
治法:主穴均取,配穴酌加1~2 穴,所有穴位双侧同用。拇、食、中指(可两手同时施灸),持住上端燃着的艾条,其余两指伸直或稍屈,以小指、无名指固定在被灸的穴位附近,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或远或近,一起一落,如雀啄食似的施灸,每次每穴约灸6min左右,以局部感觉温暖、舒适出现红晕时为度。每日或隔日 1 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可休息4日。
高血压
取穴:百会、足三里。
治法:先灸百会,后灸双侧足三里。操作时灸条从远处向穴位接近。患者感到灼烫为一壮,艾火与皮肤表面距离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然后将艾条提起,再从远处向穴位接近。同样患者感觉烫热又为一壮,如此反复操作10次即10壮。每日1次。不计疗程。定期就诊复查。
痰湿阻肺证
取穴:隐白。
治法:双侧均取。令患者取仰卧位或正坐位,暴露双脚前部,采用临床常用的药艾灸条两支,同时点燃,用正火灼烤双隐白穴,患者自觉局部有灼热感为度,长时火力过猛亦可采用雀啄式灸法。一般施灸40~50min,灸后可见局部潮红,偶尔有起水泡者亦无妨,可用针灸针刺破,涂少许龙胆紫,次日可继续施灸。若见体质虚弱者可酌加足三里(双)穴。一般情况可只灸隐白穴,1日 1 次,7次为1疗程。
脐周痛
取穴:主穴:神阙、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痛在脐上者配灸水分、下脘;痛在脐下者配灸关元,气海、大敦;痛在脐旁配天枢、大横。
治法:主穴每次取2~3个,配穴据疼痛部位而选。将药艾条点燃对准施灸部位,采用雀啄灸法,使施灸部位有明显的温热感,以患者可忍受为限。每穴施灸约5~10min。根据症情,每日施灸1~2次,7日为1疗程。
小儿腹泻
取穴:中脘、下脘、神阙、天枢、足三里、肾俞。
治法:每次取2~3 穴,穴位可轮流选用。点燃艾条,在施灸部位象雀啄一样忽近忽远上下移动。由于小儿皮肤稚嫩又难以表达,为防止烫伤,施灸时,医生应将中、食指分开,放在施灸部位的两侧,根据医生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儿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一般灸至皮肤潮红为止,每日灸2次。不计疗程 ,以愈为期。另外,治疗期间乳食应定时定量,合理安排,注意卫生。
用什么艾灸好?不妨考虑福慧艾灸贴。
艾灸首选福慧艾灸贴,福慧艾灸贴是福慧工坊的产品,创始人张振宇(普光居士),是福慧国际商盟主席、天行福慧公益基金发起人。曾就读于长江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张振宇(普光居士)除了喜欢工作、读书外,还是虔诚的佛家弟子,他创立的企业也是被联合国授证的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成员。
福慧艾灸贴,有别于市场上其他艾灸繁杂的手法,让艾灸更简洁。小巧微烟型,免除笨重繁杂的过程,只需要在艾灸撕开底部纸贴,找准穴位,就能自助艾灸。无需担心穴位位移不准,烟雾太大、或者烫伤皮肤,火力也更加温和。
福慧艾灸贴使用方法:点燃蜡烛、撕开底部纸贴、贴在相应的穴位上即可。
使用福慧艾灸贴注意事项:
饭前后一小时,不适合使用施灸。
剧烈运动后不能施灸。
身体发炎破皮禁灸。
极度疲劳、过度饥饿和饥渴。醉酒。女性经期、不宜施灸。
孕妇禁灸。
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驱邪扶正、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不在话下!福慧艾灸贴,让你轻松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