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申请保护乘客安全的专利,可实时判断路线是否超出预警范围
最近有关部门
对于网约车的管制
非常非常严
加上高德地图
也出了叫车服务
因此让以滴滴为首的
网约车企业
大都忐忑不已

要知助侠说
就该好好整治一番
你做不好网约车服务
就换别人来做
毕竟现在就看谁家
能保障乘客的安全
就用谁家的打车应用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以前的空姐遇害事件
以及司机的骚扰行为
都曝光了网约车的无数问题
像Uber、滴滴等这类
打车拼车软件
即便做出了很多新整改
也依旧存在着安全隐患

网约车市场乱象丛生
交通部也多次发文批驳
可事实上
恶性事件还是频频发生
弄得人心惶惶
甚至出了自保手册
让乘客学会保护自己

那么网约车企业
就不能发明一个
可以保护乘客的专利吗
还别说
最近滴滴就做到了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一份授权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为滴滴)的专利发明文件,滴滴出行的安全技术方案“在途安全监控和紧急报警”技术正式得到美国专利权。

(上图为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对滴滴“在途安全监控和紧急报警”技术的专利授权公示)
以下为该专利的文件描述概括:
滴滴此项安全技术由系统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路径与通过大数据AI算法提供的导航路线之间的距离是否合理、是否在安全范围内等指标,来判断行程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出现异常,系统就会通过App向乘客发出信号示警。
滴滴将通过这项专利技术,全面覆盖用户在行程中的安全保障。用户可在App上自行设置开启安全监控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打车,平台将提示司乘双方进入安全监控模式,并自动将行程信息发送给紧急联络人,系统会实时关注行程轨迹并在异常时介入。
当紧急事件发生时,用户只要激活界面弹出的紧急求助按钮便可直接报警,系统也会开始录音并将实时位置上传到滴滴平台。同时,系统也会发送即时信息给紧急联络人。

↑↑↑在安全监控监测模式下,系统会对比导航路线上的参考位置(R,R’及R”)和车辆实时位置(FC)间的距离。

↑↑↑当系统判断实际行程偏离规划路径,会触发弹窗提示和整个紧急求助流程

据悉,目前该功能正在滴滴顺风车上进行小规模测试,并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优化,未来计划逐步覆盖更多的业务和用户群。而在算法技术和计算能力进化基础上,滴滴也在不断强化安全保障体系,陆续推出三证验真、号码保护、紧急求助等各种安全功能。
滴滴首席安全技术官卜峥介绍说,滴滴已经在澳洲、巴西和墨西哥引入了当地适配的紧急求助功能。在巴西市场,滴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安全预警及保障措施,让99平台上的司乘安全事故发生率一年降低了80%。

此次也是全球第一个在途大数据安全监测技术获得专利认可。中国互联网企业正冲刺全球研发的最前沿,据外媒报道,中国的研发支出每年增长18%,而美国为4%。相应地,中国企业拥有美国专利数量在最近10年间增长了10倍。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预测,2019年,中国将在研发支出上超越美国,而其中一大部分投入将来自新兴的互联网企业。

虽然就目前而言,乘客对于滴滴还是充满了不信任,不过知助侠认为,随着全球网约车的合法化,以及滴滴的努力整改和发明各种保障司乘双方安全的专利,相信他们一定会因此增进技术实力,让更多人安心乘车出行。 当然,知助侠也希望国内的网约车平台,特别是滴滴,能够越来越规范,可别光顾着申请专利而疏忽了管理! 知助侠知识产权,国家知识产权局直属代理机构,10家分公司、300位资深专利服务人员,一年服务8000多客户,选择我们就是选择放心,随时随地为您提供知识产权服务。
有困难,找知助侠:
400-666-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