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wabc.cc 官方网站!

年入106亿元,每天1500人就餐,终于把海底捞“吃”上市了!

来源:新闻资讯 / 时间:2025-11-09

01.png

一年营收106亿元,每家门店每天平均有近1500人次造访、98.2%的人愿意再次就餐……5月17日,海底捞在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披露了上述数据。

招股书显示,海底捞近两年一直在迅速扩张,店面数量由2015年年底146家增加至2017年年底273家,预计,2018年将开设180家~220家新餐厅。与此同时,海底捞这一扩张步伐也带来了巨额流动负债,2015年~2017年三年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6040万元、3.86亿元和11.56亿元,到2018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已经扩大到14.42亿元。海底捞认为,为扩充其餐厅网络,其资本开支预计会继续增长,因而必须保证足够的现金流量以抵御财务风险。


与此同时,去年8月发生的恶劣卫生事件也在提醒着海底捞,食品安全将是其未来迅速扩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利润复合年增长率达70%

5月17日晚间,海底捞国际控股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海底捞营收总额为106.37亿元。海底捞的收益由2015年的57.57亿元按35.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16年的78.08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亿元;而年度利润由2015年的4.12亿元增至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5%。


招股书显示,海底捞2017年在全球服务的顾客总量达到了1.06亿人次,在中国内地,每家门店每天平均有近1500人次造访。


在2017年,平均每位顾客在海底捞消费94.6元,而且98.2%的人愿意再次就餐,六成顾客每月去一次,中国内地的每家餐厅平均每天有将近1500人次造访。





决定餐饮企业营收的重要指标就是开店数量和翻台率。招股书显示:


海底捞开店速度加快,门店数量从2015年的112家增加至2017年末的320家,包括中国内地的296家餐厅以及24家位于海外的餐厅。2018年计划开设180家至220家新餐厅。


整体翻台率由2015年的每天4.0次增加至2016年的每天4.5次以及2017七年的每天5.0次,高于中国主要中餐品牌。

根据以往业绩记录,海底捞餐厅一般在1个月到3个月内就能达到首月盈亏平衡。2015年至2016年,海底捞大多数餐厅在6个月至13个月就能达到现金投资回收,这一指标也高于同行。


从海底捞具体收入构成来看,餐厅贡献了超九成的收入,比较让人惊讶的是,外卖业务一年的收入竟然达到了2亿元。



海底捞表示,自己是第一家推出外卖业务的火锅餐厅,在中国超过40个城市推出了外卖业务。


员工平均年薪约6万元


海底捞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服务很“逆天”。





▲微博网友对海底捞服务态度的评价


招股书显示,在制度上,海底捞给员工更大的自主权去满足顾客需求,绩效考核也与服务质量有关。


阿坤还注意到,海底捞还设立了“师徒制”来实现利益捆绑,店长不仅享有本店的业绩提成,还能在其徒弟、徒孙管理的店面中获得更高的提成。


在员工管理和培训上,海底捞去年收入近三成用在员工成本上,达到31亿元,而排除董事薪酬等其他因素,员工平均年薪约6万元,在同行中领先。


据悉,一位在北京某海底捞餐厅工作的服务员称工资受翻台率影响,一套餐具提成为2.9元,人多可能月工资超6000元,人少就5000元。


相比,董事薪酬比较高,平均约3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张勇和舒萍夫妇,包括旗下控制企业合计持股62.7%,并未看到各个股东具体持股情况。海底捞并未透露具体募集资金金额,从计划来看,为进一步扩张补充资金是首要募资用途。



根据同在港股市场的呷哺呷哺火锅连锁店30倍市盈率估算,海底捞市值可达358亿元。作为海底捞创始人及控股股东,张勇、舒萍夫妇持有62.7%股份,据2017年胡润百富榜榜单,张勇、舒萍夫妇以50亿元的财富排名第825位。随着海底捞的上市,二人财富有望倍增。

实际上,海底捞已经不是一家火锅店这么简单了,更多的是一种第三产业在餐饮业的结合发力的产物,他告诉我们,只有随着用户的升级而升级,才能更告诉的发展,不断提升,才是现代企业的唯一的坦途,你准备好了吗?


相关产品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