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返乡创业,年入上百万,带动农民实现致富梦

“在南方,有“一鸽顶十鸡”的说法,我们常说的乌鸡白凤丸中的白凤,就是指鸽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鸽、鸽蛋也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的食物。这也催生出一条肉鸽养殖的产业链。
商丘宁陵一位80后小伙,则踏足鸽子养殖行业近十年,将肉鸽养殖做的风生水起。
他就是这一期《最美创业者》栏目的嘉宾楚维向。

事业有成却返乡创业
楚维向,一名农家子弟,初中毕业的他为了生存,曾经去建筑工地当苦力。面对这种没有前景的工作,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刻苦学习成为一名计算机老师,完成人生的第一个逆袭。
虽然作为老师稳定而体面,但是他却不甘如此。与人合伙经营着一家复印打字社、电脑店,后来还干起了婚纱摄影生意。
2007年他已经事业有成,年收入近20万元,在商丘市拥有自己的房子,过着稳定的生活。
机缘巧合下,他去南方出差,在餐桌上和朋友吃饭,有一道香喷喷的烧乳鸽顿时引起他的兴趣。

他对最美创业者的记者说道:“之所以会选择养殖肉鸽,不仅是因为肉鸽肉嫩好吃,营养价值高,更是因为肉鸽易饲养,见效快,成本低,收益高。在做好疫苗防护的情况下肉鸽不容易生病,而且乳鸽生长到25天即可上市出售见效快。一对种鸽可以繁育5年,肉鸽主食玉米、小麦、豌豆等原粮,这些材料容易得到。养殖肉鸽的市场前景比较好。”
他做了进一步的市场调查,发现鸽子虽然在北方并不常见,但是在南方却是餐桌上的常客。
于是,他下定决心,放弃工作,返乡创业,投入30万元的积蓄发展肉鸽养殖。
创业并非一帆风顺
与很多人的创业一样,楚维向的创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创业初期,楚维向在南方引进500对种鸽,投资15万开始了养殖之路。
由于刚开始养殖,缺乏经验,刚养殖不久种鸽就开始出现离奇死亡。各种防疫药都用了无济于事,种鸽死亡已过半。最终在专家的指导下才找到原因,是楚维向害怕鸽子着凉,没有通风所引发的疾病。通过专家指点他及时通风,对症用药才挽回了损失。

经过创业初期的阵痛后,楚维向天天观察鸽子的生活习性,并不断学习相关养殖技术,上网查资料、看书、参加学习会、去外地考察。慢慢地,他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鸽子养殖经。
此次经历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一些损失,而在其创业的过程中最不可控的风险则是来自与市场。
楚维向告诉最美创业者栏目的记者,“在养殖过程中最大的难处是疫情,也就是市场问题”。
2013年的禽流感是他经历的最大难处。“面对禽流感,市场开始闻禽色变,市场需求也相应减少,我们养殖的肉鸽销路也成了问题。虽然肉鸽不会感染禽流感,但是由于市场消费者的并不了解这一点,对我们也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不过,这一切都没有拦住楚维向坚持创业的决心。他坚定的走在创业的道路上。
合作社+精准扶贫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楚维向的天明养殖已经在当地拥有很高的名气。
在脱贫攻坚战中,身为共产党员的楚维向也积极配合,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回收”的模式,帮助农民脱贫。
合作社实行三包三保政策:包送、包技术、包回收,保成活、保下蛋、保质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农户的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户养殖的产品销路。

楚维向告诉最美创业者栏目的记者“目前通过这种模式已经发展肉鸽养殖户472户,户均养殖500对,每户年收益5万-8万。”
由于鸽子食用的是玉米、小麦、豌豆等原粮,在当地非常容易得到,这也降低了鸽子饲养的成本。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农民增收,也分散了他们自己的风险。
不过,养殖户养殖的鸽子在回收的过程中也会把控品质。楚维向告诉最美创业者栏目的记者,“收购的肉鸽的品质是需要人工把关的。肉鸽的品质主要是看重量,每次去收购都是我们自己去抓。太瘦的不要,养殖户可以接着喂养,在我们下次去的时候符合条件就直接回购了。”
拉长产业链扩大销售渠道
由于消费习惯的的问题,目前肉鸽和鸽蛋的市场还主要集中在南方。
天明养殖现有的销售渠道也主要通过线下,将产品通过经销商卖到上海、浙江等南方地区。
关于鸽蛋,目前主要针对中高端用户。除了通过线下的渠道,还通过线上的淘宝店销售,以及与社区合作做团购。
除了这些渠道,他还致力于拉长产业链,与当地的熟食店合作。

当然,这些并不是终点。
楚维向表示,“未来的重点还是在扩大销售渠道,降低风险,提升收益。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已经申请了商标,创建自主品牌,通过将产品打造成土特产推行中高端市场。其次还会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下线上的同步销售。”
除此之外,楚维向还对产品的受众进行了细分。乳鸽主要是针对术后的病人,充当补品;鸽蛋则是针对小孩和孕妇。未来将会有侧重性的推广销售。
文:甜甜
排版:安啾
校正:七哥
上一篇: 康皱商城系统模式开发
下一篇: bosstoken超级红包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