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wabc.cc 官方网站!

央行新版信用报告,10大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来源:产品百科 / 时间:2025-11-10

要说最近金融行业最热的词,那一定非【央行新版征信报告】莫属,有消息称,新版征信已经处于试运行阶段,到2019年5月正式切换,距离5月已不足一个礼拜,新版信用报告是否真的来了?

就在4月22日,央行征信中心公开回应了关于“新版个人信用报告”、“为什么要采集共同借款信息”、“优化后的信用报告有哪些改进?”等征信系统建设相关问题。目前,征信系统升级优化工作仍在进行当中,并无明确的上线时间表;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查询的信用报告没有变化,不是所谓的新版信用报告。 

 timg.jpg

个人信用报告是全面记录个人信用活动,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文件, 是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产品。与当前版本相比,本次优化升级后拟推出的新版信用报告,其征信信息的时长及精细程度将进一步提升,更能客观生动地描绘每个人的“庐山真面目”。

那么,新版信用报告到底有哪些变化?会对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变化一:数据更新更及时

新版信用报告要求各机构在采集时点T+1向征信中心报送数据,想利用征信更新时间差,去申请贷款和办理信用卡的办法已经行不通了,杜绝了很多钻空子的行为。

变化二:分期贷款金额明确体现

新版信用报告会在大额专项分期信息中标明,体现分期时间和分期金额,更加细化。

变化三:个人信息越来越全面详实

新版信用报告将个人信息一网打尽,完整展示学历信息、就业情况、电子邮箱信息、通讯地址、户籍地址。新版信用报告收录最近5次业务系统上报的手机号和信息更新日期。

微信图片_20190428160536.jpg

变化四:还款记录保留5年

新版信用报告将历史还款记录由原来的2年拉长至5年,记录详尽的还款信息,即便销户也有详尽还款记录、逾期信息。也就意味着,不良记录将会伴随你更长时间。

变化五:增加“共同借款”信息

夫妻双方为共同还款人,新版信用报告中,将借款信息同时展示在每个借款人的报告中,如实反映借款人负债情况。

新版信用报告虽然增加“共同借款”信息采集内容,但共同借款的认定,是基于金融机构与借款人合同中所明确的借款人信息。

变化六:月还款金额明确标注

新版报告对“最近半年月均应还金额”增加账户种类区分后的展示维度。这一项的改动,能更清楚的看出每个月的还款金额是多少。

变化七:支持多种证件查询

新版信用报告新增了护照、军官证等有效证件信息,多账户合并,方便公众进行查询。

变化八:统计水电话费缴费记录

新版信用报告设计了水、电、电信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的展示格式,但是征信中心将与相关数据源单位协商,并将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规定,在数据源单位取得信息主体授权同意后才报送数据。 

timg (1).jpg

变化九:为他人提供担保也会上征信

新版报告中对此进行了完善,全面反映了被征信人信用卡、贷款两类业务和为他人贷款担保的总体和明细情况,分类更清晰合理,使得业务更丰富。

变化十:个人信息被盗用户可主动上报反欺诈警示

身份信息被盗用现在已经非常普遍。新版征信报告给广大用户一个“伸冤”的窗口。如果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盗用,可以主动申请在征信报告上添加“反欺诈警示”,并留有联系电话。信贷机构在审批信贷时会使用这一警示进行判断。

那么,问题来了,新版征信报告会对我们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

征信有多重要呢?某种程度上,一句话可以概述之,所有不良记录可能将伴随着你终身。

微信图片_20190428161023.jpg 

如果因为使用不当被列入央行黑名单,不但无法办理银行相关业务,甚至不能购买机票,不能购买动车票,严重者,会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无论如何,请保护好你的征信!

影响一:假离婚再也行不通,“上午离婚、下午买房"成为过去式

最近几年,为了买房“假离婚”的新闻不在少数,而在新版信用报告中,作为共同借款人,双方征信均体现负债。换言之,即便离婚后,非主贷人的征信仍然会显示有房贷和负债记录,无法享受首房首贷的购房政策。

影响二:贷款将成为“两极分化”现象

此次征信升级优化完成后,贷款审核更加“透明”,对贷款也将产生“两极化”影响。对于征信保持较好的人,申请贷款则会更加容易;对于征信有污点或者经常出现逾期行为的人,将更难获得低息贷款,甚至会被直接拒贷。

影响三:信用状况将更加透明、严格

个人信用报告展示“5年还款记录”是为了更好地展示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帮助公众积累信用财富,促进获得融资。过往不良记录的展示本就是5年,良好记录展示2年,而此次变化增强了用户过往良好记录的展示,为了更好地展示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

有更多的数据维度与更详尽的信息,肯定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需要经过实际测试,才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DT时代,信用大网正在形成!

在中国信用体系的规划中,央行征信中心与百行征信“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市场格局,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个人征信服务的覆盖,形成一张信用大网。

2018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首张个人征信业务牌照,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申请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已获得许可;同年5月,全国第一家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百行征信在深圳正式开业。

同一时期,以芝麻信用为代表的多家征信机构纷纷向央行申请个人征信业务牌照,但只有百行征信一家获批。 

 微信图片_20190428161807.jpg

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不同,百行征信是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联合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中诚信征信等8家市场机构共同发起组建,主要业务是在传统金融机构以外的网络借贷等领域开展个人征信活动。

虽然,包括阿里、腾讯在内的各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把数据看成企业发展的核心基石,短期内很难实现数据共享,但毋容置疑的是,信用社会将成为未来的趋势,有些数据央行不采集,不代表别人不采集,未来,阿里、腾讯等,乃至1000多家网贷平台的数据将全部收集起来,只要在一个平台存在风险行为就有可能同时被多家给获取。

此前,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今年两会的“部长通道”上表示,“现在征信很多都用到了社会领域,我们看到很多女儿找男朋友,未来的岳母说,你得把人民银行的信用报告拿来看看。”因此,希望大家都能够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做一个有信用的人,维护好“专属”又“伴随终生”的征信报告。 

05.jpg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客服
扫码加微信(手机同号)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